2024年3月19-20日,由OFweek维科网、维科网·锂电、维科网·光伏、维科网·储能共同主办的“OFweek 2024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上,来自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储能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与现场3000+新能源行业内嘉宾分享新能源行业最新动态、技术创新和市场趋势,深入探讨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与路径,共同促进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看点一:OFweek 2024(第八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3月19日,OFweek 2024(第八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盛大启幕。
上午开幕式专场。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了《2024年新能源车电池市场发展分析》的主题演讲。崔东树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动力电池发展,同时,汽车智能化和制造工艺的快速变化,也让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形成了未来发展的一个巨大的降本趋势。
随后,力神电池基础研发部部长马洪运博士发表了《高比能高安全固态电池技术研究》的主题演讲。马洪运博士指出,根据我国“十四五”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的规划,2025、2030、2035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目标分别将达到350、400、500 Wh/kg,传统的液态电池很难满足。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具有必要性。
国轩高科国际工程研究院副院长、BMS技术院院长胡攀攀发表了《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算法与演变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现有四大类别BMS算法均存在痛点开发一种自适应的BMS算法以跟上电池材料发展的步伐是当务之急。
下午电池应用专场,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教授王振波发表了《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改性与性能研究》的主题演讲。王振波院士通过探索富锂材料多尺度结构特性及氧化还原反应机制,为提升其电化学性能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优化结晶与固溶反应条件,可控构筑具有阳离子有序/无序结构的富锂材料等,为高性能富锂正极材料的开发及在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比克电池产品经理郭馨璐博士发表了《比克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车电应用展望》的主题演讲。当前,电动车主要痛点是电池安全、里程焦虑、充电不便、低保值率。其中,动力电池的不可能三角,为难安全、能量密度、快充三者兼得。郭馨璐博士称,圆柱体是能够做成电池的最强压力容器,圆柱电池可提供全生命周期最佳的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博导、国科大教授吴凡发表了主题为《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发进展》的主题演讲。吴凡介绍全固态电池的三条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由于拥有最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而成为最有潜力的技术方向之一。并认为无论是固液混合还是全固态,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液态锂电池往固态化方向发展,预计在2026年到2030年可能会实现全固态电池突破式的产业化尝试。
看点二:OFweek2024(第四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教授发表《长时储能技术》的主题演讲。赵天寿指出,风、光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占主导,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能量输出存在长周期波动,很可能出现长时间间歇,与用能需求不匹配,长时储能至关重要,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时长灵活、安置扩容、方便资源自立的优势,是长时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楚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薛历兴发表《储能电芯本征安全技术及系统安全防护技术探讨》主题演讲。据不完全统计,电化学储能领域火灾事故累计发生超过70起,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问题。如何确保锂电池更安全地用在储能系统,是电池产业链共同面对的问题。
薛历兴表示,楚能技术团队与湖北省消防总队专家就频发的锂电池起火事故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提出了“浸默”安全解决方案,致力于从电芯→模组→PACK系统级探索最具经济性的储能安全解决方案。为共同推动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此研发成果将对合作伙伴开放、共享。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所教授级高工许守平带来《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案例分析》的主题演讲。许守平表示,构网型储能能主动支撑系统频率和电压,提供惯量,可附加阻尼控制,具备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类似的运行特性,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并认为构网型的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应政策需要加快制定,设备和并网标准要进一步明确。
两大会场行业大咖演讲结束后,维科网行业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4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并在随后举行了维科杯·OFweek2023(第六届)锂电行业和维科杯·OFweek 2023储能行业年度颁奖典礼,正式揭晓锂电池产业链8大奖项及储能行业8大奖项获奖名单。
看点三:OFweek 2024(第八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精彩继续 3月20日上午,先导智能营销总经理叶正平率先发表《拥抱全球新能源时代: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新智造”》的主题演讲。叶正平表示,受全球电动化趋势及主要经济体的影响,2025年前,动力电池将进入TWh时代,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迅速,2025年剑指万亿规模。未来,新能源智能制造将呈现规模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的四大发展趋势。对此,先导智能提出了“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智造解决方案。
金羽新能创始人&总经理黄杜斌发表了《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产业化》的主题演讲。黄杜斌称,基于锂金属电池体系,无负极技术通过采用超薄箔材作为负极,可以同时达到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更低制造成本的目标。其理论质量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可达1500Wh/L。
海目星高级研发总监张仁柯发表了《赋能新能源制造装配产品线》的主题演讲。目前锂电行业面临电池工艺多样化、生产制程管控难度大、电池质量难以提升、运维成本高等痛点。基于此,张仁柯提出标准化、快速换型、安全防护、提高产线OEE、粉尘控制、提高焊接质量、降低运维成本等解决方案,力求助力锂电行业更健康发展。
金晟新能源战略发展部部长胡林林发表了《退役电池回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的主题演讲。胡林林指出,目前电池回收市场是狼多肉少的市场,即企业方在诸侯割据,群雄逐鹿,而来料中退役动力电池占比过低。
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废旧锂电回收量累计达502385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但天眼查显示,国内动力电池相关回收企业注册超过4万家。这就意味着目前许多动力电池回收料正在被非正规市场分流。
看点四:OFweek 2024工商业储能产业大会暨光储招商会 研华科技资深大客户经理陈彦彰带来《端边云贯通,打通储能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新篇章》的主题报告。研华科技提供从端、边到云的一站式风光储一体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包括EMU与边缘计算,网关等硬件…EMS,远程管理等软件与行业方案相关的技术顾问,咨询与服务。除了软硬件之外,研华也提供OT到T完整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中国电建华东院建管公司智慧板块党支部书记高工向阳带来《智慧化助力光伏发电场建设》的主题分享。目前,光伏发电场建设期智慧化现状及挑战,包括管理经验不足;现场检查耗时、不准确;协调问题突出;过程质量管控欠佳等问题。
对于如何以应用智慧化助力光伏发电场建设,向阳认为,要从履约标准化管理场景、协同管理场景、现场管理场景、智慧化施工管理场景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全流程的智慧化,才能更加高效建设光伏发电场。
至此,为期两天的“OFweek 2024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落下帷幕。
网址:www.instonetech.com